過去醫生執行腦室引流手術,要手動扎針至腦室才能將腦積水引出,往往會面臨扎康寧大學錯或位置太深太淺,時間又長,花蓮慈濟醫院和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發「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」,由醫師事先規畫好「進入腦」的路徑後,再由機器人執行置入導管,只花30秒就能精準完成扎針,本月7日更成功為一名患者完成手術首例。

為協助政府長照發展及因應高齡化挑戰,康寧大學於11月3日舉辦校務研究新思維典範南北校區視訊研討會,邀請前亞洲大學校長暨淡江大學講座教授張紘炬、東吳大學IR分析師王千文博士及元智大學高教政策分析師李俊豪教授等,針對大學校務經營及長照發展方向提出建言。

康寧大學校長黃宜純表示,康寧大學以發展專業健康產業,培育健康產業專業人才為發展定位與特色,現今國內面臨少子女化危機,大學生源減少,所要服務的對象又急遽增加,為因應此一變化,思考解決問題方法,特別舉辦此次會議,一方面促進校際學術交流,另一方面針對高齡化趨勢設想解決的途徑。

康寧大學首次舉辦校務研究研討會,是為奠定在長照領域的學術與研究地位,康大近年來秉持「健康」、「以人為本」的核心價值,積極推動以系統方式整合各類質量化校務資料,推展校務研究,以提供完善的校務實證資訊,協助校務決策及運用,盼藉此孕育源源不絕創意,達到校務永續發展目標。

此次會議舉辦目的在提供學術交流機會,並藉由專家演講及老師參與互動,增進對學校發展健康產業、長照相關系列的瞭解與認知,並擴大校務研究平台,促進校務發展,研發實踐策略與應用。

#MUTUAL康寧大學_CHAIN#生策會第二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昨天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,包含台大、長庚、北醫、三軍總醫院、花蓮慈濟醫院、國泰醫院以及農業科技、生技製藥公司等等超過上百個攤位展出。

由鈦準生物科技研發的「自動導航式」機器人,結合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,研發出有別於達文西機器人的「遙控式」機器人,而是由醫師先規畫好手術路徑後,在醫師監控下,由機器人完成器械的置入。

本月7日,由神經外科專長的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親自操作機器人,為一名患者進行執行腦室引流手術,創下由導航機器人為人腦開刀的首例,接下來還安排了九名患者將接受同樣的手術。

林欣榮指出,腦出血、積水或是感染食就需要腦室引流手術,過去常常面臨光是扎針就要花上30分鐘以上,且位置不一定精準,現透過導航,只要30秒就能完成,不僅減輕醫生負擔,更能減少患者腦傷風險。

目前醫院也將進一步開發用於巴金森氏患者,林欣榮表示,患者需要在腦部植入晶片,過去傳統手術誤差約在0.2公分,未來透過導航醫器人,誤差只剩0.02公分,且手術時間更能從原本6到8小時縮短到30分鐘。

林欣榮表示,過去全球首創的高階醫材研發,都是矽谷或以色列領先,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則是由15位台灣土生土長的本土工康寧大學程師,加上台灣臨床醫療人員的經驗共同開發,證明了台灣在醫療與醫材領域的實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蔡雅玲 的頭像
    蔡雅玲

    蔡雅玲的生活好康介紹部落格

    蔡雅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